行业资讯
湖南长沙:“管道机器人”代替工人下管道探测 高清成像准确反映管道问题
(在长沙县西霞路中间一处下水井旁,准备使用“管道机器人。”)
(“管道机器人”下水井。)
星辰在线9月2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柳佳路)9月21日,在长沙县西霞路中间一处下水井旁,长沙县市政工人将“管道机器人”用绳子放入水井,随着技术人员刘燕军坐在电脑前不断操作,机器人也向着深处的管道进发,管道内部情况则清楚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前头是个摄像头,能360度旋转进行拍摄。)
“下水井是一个未知的黑暗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充满着各种危险,又承担着城市排水的重要工作,一旦出现堵塞,就会出现道路积水等问题。”长沙县城市管理局市政部门维护科工作人员介绍,平时人工清掏下水井时都要提前至少30分钟敞开井盖,散去沼气和一氧化碳后,再用鼓风机排风,待准备工作做足后,才能让市政工人带好防护工具慢慢下井,有时无法判断下水井中的情况时,市政工人会采取流水、通光等措施,检查过程长,而且很多问题很难发现。
(工作人员在上面查看清晰情况。以上图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柳佳路/摄。)
“这是我们的新帮手。”刘燕军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下水井中充满了有毒有害气体,机器人下井确保了施工安全。通过人工遥控机器人,下水井中的工作界面能实时监控,人工操作时很难知道的管道变形、破裂、渗水等问题一目了然。
“前头是个摄像头,能360度旋转进行拍摄,紧挨着摄像头的位置有4个大灯。”刘燕军介绍,机器人的中间位置有个升降架,这便于探测不同高度的下水井,机器人拖着的一条“尾巴”则是连接器,将探测到的画面形成影像传输到电脑中。据了解,目前长沙县已有20台左右这样的管道机器人在作业,大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中铁城际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铁城际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
- 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