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城市设计千篇一律 缺乏完整技术体系是“病因”
科技日报讯(金凤)“眼下,城市设计日趋千篇一律。许多城市设计缺乏完整的技术体系,造成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的割裂。”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在“城市空间发展理论及其应用”主题演讲中表示,由于发展水平和认知理念不同,很多城市在空间设计上,存在着风貌破坏、无序建设等问题。
基于30余年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探索经验,段进认为,在城市历史建筑及区域保护方面存在着孤立看待的问题,在确定了对某些历史遗存或区域实施保护措施后,其余区域就不再考虑与之的关联。“事实上,外围的相关建筑或区域也十分重要。例如某些建筑形式与当地居民、自然风物能很好地融合,这些建筑形式几十年、上百年来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段进说,对于老城区,目前也存在粗暴的建设方式。一旦建筑质量下降、功能使用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拆掉重建,而拆下来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又很难降解,这对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很大。所以,即便要拆,也需慎重。“对一些工厂和大型建筑,我们主张再利用,不能一味拆。”
华丽通透的玻璃幕墙,目前风行于很多城市的高楼大厦,但在段进看来,这种时尚的建筑材料,未必适合所有城市。段进说,“例如一些南方地区紫外线很强、平均气温也很高。使用玻璃幕墙的话,无论从保温还是防止炫光的角度来说,都并非好的选择。”
段进曾在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中承担设计工作,针对苏州古护城河出现的环境恶化和文脉断裂等问题,对当地的历史遗存进行再生规划。“例如古护城河上的桥并没有拆掉重建,而是在原桥的基础上,加建了传统风貌的休息廊与装饰,既避免了大拆大建,又再生了历史风貌,使它们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段进说,“而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中,我们以‘大历史观’‘大山水观’为宗旨确定了雄安新区的布局——方城居中,集中体现中华传统营城理念;南北中轴和东西轴线四向延展,融会当代城市精神,形成北枕燕山山脉,南临白洋大淀,西望太行群峰,东通渤海雄湾的大山水格局。”
段进建议,未来的城市设计也要有国家标准,特别是在国土空间规划里,需要植入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中铁城际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铁城际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
- 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