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城市综合体的选址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高密度、多功能、形态紧凑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选址一般在城市中心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城郊结合部或者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从城市综合体的功能配比方面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商业都占到较大比重,需要大量的消费人群支持。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有较稳定的消费基础,如北京万达广场在CBD区,济南万达广场在百年商埠区与泉城步行路之间等。而且,城市综合体能满足消费的多样性,复兴城市中心区,保持区域的活力,提升区域形象。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特别是站点附近建设城市综合体,能很好地整合轨道、机动车和步行等各种城市交通,形成各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空间,并进一步促进这一地段的开发和建设。
城郊结合部通常土地资源较宽松,可以获得较大地块,用来开发横向发展型城市综合体,降低密度,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如苏州工业园区等。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则往往会发展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也将带动该区域的发展,如上海五角场,沈阳铁西城市副中心等都属于该类型。
此外,城市综合体通常体量较大,人口较为密集,选址时应考虑靠近城市主要道路和交通便捷的区域,方便人流到达和疏散。
于2005年正式营业的城市综合体东莞华南MALL运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其所处的万江区是东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三面环水,与市区隔江相望,属“商业生地”,对外交通也存在严重瓶颈。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中铁城际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铁城际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
- 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