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落实城市设计试点要求 赣州首个街区设计导则发布
近日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赣州市中心城区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城市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已于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作为赣州市首个街区设计导则,它将成为市中心城区背街小巷提升改工程中指导各街巷深化设计,规范改造实施行为的基本依据。
作为城市设计领域的一项新探索和促进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的新手段,《导则》编制人员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等有关先进建设理念,并根据工程专业类别情况划分为“路面硬化及附属设施工程、管网管线工程、建筑及室外装饰工程、景观美化与亮化工程”四大板块,对巷道尺度和空间风貌进行类别划分,提出对应不同的改造策略,统筹好不同专业的分工与协同。
作为一份科学推进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的技术性和指导性文件,它面对的是众多成熟、老旧的小区。因此,《导则》的编制更加突出了民生导向、注重 “里子”、存量提升、类型管理和共建共治等特点,在编制前期发放了大量的百姓问卷调查,收集了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了重点改造内容和建设标准,更加注重解决街巷的公共服务配套、交通出行、市政管线、人居环境等基本问题,并通过充分挖掘街巷历史文化、社区价值认同、自然景观要素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城市潜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引导策略。
同时,源于对街巷空间现状的归纳与提炼,《导则》在类型划分上覆盖了几乎全部的背街小巷,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按照专业板块的差异,提供了基础性建设导引和弹性选型区间,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规划指引。(黎江林、记者宋石长)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中铁城际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铁城际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
- 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