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安徽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港口铁路专用线建设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对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作用。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指导帮助下,安徽省重点依托长江干线港口,谋划建设一批铁路专用线项目,着力推动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
据悉,安徽省根据路网布局、运输需求、建设条件等因素,会同相关市认真谋划研究,积极争取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池州港东至经开区铁水联运设施联通项目(铁路专用线)、安庆港长风港区铁路专用线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的行动计划》,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省发展改革委(省铁路办)牵头组建项目专班,倒排时间节点,明确任务分工,压实推进责任,加强工作考核,并派专人到现场协调调度,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相关市、县政府高度重视,落实用地报批、征地拆迁、资金筹措主体责任,克服疫情、汛情不利影响,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2020年底建成使用,铜陵、池州、安庆铁路专用线主体工程加快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
安徽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创新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安庆港长风港区、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均创造性地采用“施工+运营”模式,在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调动运营单位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实现建设与运营的有效衔接。铜陵市为解决港铁分离、机制衔接不畅的问题,将铜陵港江北港区岸线使用权一并划转给项目业主的控股投资方,真正实现港口、铁路一体化建设运营,在收益和管理上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安徽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资金5.4亿元,指导各市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约18亿元,有效减轻了地方政府负担。同时,通过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预计到“十四五”后期,安徽省长江干线港口将实现铁水联运设施联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付佳佳 记者 祝亮)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对促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作用。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指导帮助下,安徽省重点依托长江干线港口,谋划建设一批铁路专用线项目,着力推动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
据悉,安徽省根据路网布局、运输需求、建设条件等因素,会同相关市认真谋划研究,积极争取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池州港东至经开区铁水联运设施联通项目(铁路专用线)、安庆港长风港区铁路专用线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的行动计划》,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省发展改革委(省铁路办)牵头组建项目专班,倒排时间节点,明确任务分工,压实推进责任,加强工作考核,并派专人到现场协调调度,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相关市、县政府高度重视,落实用地报批、征地拆迁、资金筹措主体责任,克服疫情、汛情不利影响,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2020年底建成使用,铜陵、池州、安庆铁路专用线主体工程加快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
安徽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创新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安庆港长风港区、铜陵港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均创造性地采用“施工+运营”模式,在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调动运营单位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实现建设与运营的有效衔接。铜陵市为解决港铁分离、机制衔接不畅的问题,将铜陵港江北港区岸线使用权一并划转给项目业主的控股投资方,真正实现港口、铁路一体化建设运营,在收益和管理上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
安徽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资金5.4亿元,指导各市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约18亿元,有效减轻了地方政府负担。同时,通过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预计到“十四五”后期,安徽省长江干线港口将实现铁水联运设施联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来源: 市场星报付佳佳 记者 祝亮)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中铁城际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中铁城际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中铁城际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
- 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